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正能量寓言故事和寓意3則

正能量寓言故事和寓意3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正能量寓言故事和寓意3則

正能量寓言故事和寓意3則

導讀: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其成功之處在於故事的可讀性很強,無論人們的文化水準高低,都能在簡練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本站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正能量寓言故事和寓意3則,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啓示。

正能量寓言故事和寓意篇一:雄雞與鴻雁

有個叫田饒的人,在魯哀公身邊做事已經好幾年了,可是魯哀公並不瞭解田饒的遠大志向,總是待田饒平平的。田饒的才智得不到施展,他決意離開魯哀公到別國去。

田饒對魯哀公說:“我打算離開您,像鴻雁那樣遠走高飛。”

魯哀公不明白田饒的意思,問道:“你在這裏不是很好嗎?爲什麼要走呢?”

田饒說:“大王您經常見到那雄雞吧!你看它頭上戴着大紅的雞冠,非常文雅;它雙腳長有鋒利的爪子,十分英武;它面對敵人時毫不畏懼敢鬥敢拼,格外勇敢;它看見食物時總是‘格格’叫着招呼同伴們一起來享用,特別仁義;它還忠於職守,早起報時從不誤事,極其守信。儘管雄雞有着這麼多長處,可是大王還是漫不經心地吩咐把它煮了吃掉。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爲雄雞經常在您身邊,您每天見慣了它,習以爲常,它的光彩在大王眼裏便黯然失色,大王感覺不到它的那些傑出的優點與才能。而那鴻雁,從千里之外飛來,落在大王的水池邊,它啄吃大王池中的魚鱉;落在大王的田園裏,毀壞大王的莊稼。鴻雁儘管沒有雄雞的那些長處,可是大王依然很器重鴻雁。這又是爲什麼呢?因爲鴻雁是從遙遠的地方來的,大王對它懷有一種神奇感,它的一切作爲,大王都認爲是非常偉大的。所以,請大王讓我也像鴻雁一樣遠走高飛吧。”

魯哀公說:“請你別走,我願意把你說的這些話都記下來。”

田饒說:“您認爲我平淡無奇,並不覺得留下我有什麼大用,即使寫下我的話,也不起什麼作用。”於是田饒就離開魯國前往燕國去了。

燕王讓田饒做了相國,田饒從此有了機會施展自己治國安邦的本領。三年以後,田饒把燕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國內富足安定,邊境平安沒有盜賊。田饒名聲大振,燕王也十分得意。

魯哀公知道了這些情況後,萬分感嘆,對當年沒能留下田饒真是後悔莫及。爲此,他一個人獨居三個月,深刻反省;又降低自己的衣食標準,以示自責。魯哀公發自內心地慨嘆道:“以前由於不能知人善任,才使得田饒離我而去,以至於造成了今天的悔恨。真希望田饒能再回到我身邊,可是,我知道已經很難了[]。”

【寓意】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事情。人們往往對自己身邊的優秀人才視而不見,只是一味好高騖遠,崇拜引進的人才,認爲他們纔有真才實學。特別是做領導的人,應該善於發現身邊的人才,知人善任,不要捨近求遠,放跑了本來就在手邊的人才。

正能量寓言故事和寓意3則

正能量寓言故事和寓意篇二:後來居上

漢武帝時,朝中有3位有名的臣子,分別叫作汲黯、公孫弘和張湯。這3個人雖然同時在漢武帝手下爲臣,但他們的情況卻很不一樣。

汲黯進京供職時,資歷已經很深且官職也已經很高了,而當時的公孫弘和張湯兩個人還只不過是個小官,職位低得很。可是由於他們爲人處事恰到好處,加上政績顯著,因此,公孫弘和張湯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來,直到公孫弘封了侯又拜爲相國,張湯也升到了御史大夫,兩人官職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這個人原本就業績不及公孫弘、張湯,可他又偏偏心胸狹窄,眼看那兩位過去遠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裏很不服氣,總想要找個機會跟皇帝評評這個理。

有一天散朝後,文武大臣們陸續退去,漢武帝慢步踱出宮,正朝着通往御花園的花徑走去。汲黯趕緊趨步上前,對漢武帝說:“陛下,有句話想說給您聽,不知是否感興趣?”

漢武帝回過身停下,說:“不知是何事,不妨說來聽聽。”

汲黯說:“皇上您見過農人堆積柴草嗎?他們總是把先搬來的柴草鋪在底層,後搬來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覺得那先搬來的柴草太委屈了嗎?”

漢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說:“你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呢?”

汲黯說:“你看,公孫弘、張湯那些小官,論資歷論基礎都在我之後,可現在他們卻一個個後來居上,職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農人一樣嗎?”

幾句話說得漢武帝很不高興,他覺得汲黯如此簡單、片面地看問題,是不通情理的。他本想貶斥汲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壓住火氣,什麼也沒說,拂袖而去。此後,漢武帝對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職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寓意】後來者居上,原本是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這就要看我們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了。汲黯認爲提拔人才一定要論資排輩,反對後來居上,是不可取的。

正能量寓言故事和寓意篇三: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絃,鍾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岩石之下,心裏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鍾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讚賞。

俞伯牙聽到讚語,趕緊起身和鍾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鍾子期在一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鍾子期聽後,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鍾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嘆息着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瞭,您所說的跟我心裏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於是結爲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鍾子期時,得知鍾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寓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之相知,貴在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