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爲什麼有人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的?

爲什麼有人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爲什麼有人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的?

爲什麼有人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的?

導語:“詩中有畫“是蘇軾對王維的評語,出自蘇軾《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也就是蘇軾題在王維《藍田煙雨圖》上的一段話,內容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摩詰就是王維。下面跟着本站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爲什麼有人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的?

一、王維擅長情景交融,以景映情,以情拓寬景之意象

此詩描寫山中秋色,山抹蔥翠,秋水潺鳴,似靜有動,而動更襯秋日之寧靜。接着轉向田野鄉村。落日渡頭,炊煙裊裊,一片生機。單看詞,已在眼前浮現一幅閒散優美的鄉村山居圖。可詩人的境界還不在於簡單的抒寫景色。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此詩最後借與友人一起醉歡歌,臨秋風,看落日,聽暮蟬,賞炊煙。自己與友人,便像那陶潛與接輿一般,因着這份情,而使景色更添趣意。高潔脫俗,超然恬淡之品性自與秋日暮村之景融合交併,渾然天成。

二、王維擅長在動與靜,虛與實之間開拓獨特審美空間與想像

王維之山水田園詩爲何常有空曠、深遠之意境,此因虛實相生之畫面層次感,動靜相佐之獨特審美空間與想象並存而得。詩中葉綠用轉,實爲靜,但轉字可觸發人之聯想,蒼翠非一日形成,而是慢慢在變化。秋水流潺,汩汩而動,又映山之靜。接着畫面轉換,層次漸深。人之倚靜,是而聽見蟬之鳴動,蟬鳴動形體爲靜立,又可觸發畫面之想像。落日之靜實動與孤煙實動乃有心靜之觸發空間想像,真乃趣妙無窮也。

三、王維擅於用山、月、風等自然形象組合交織出獨特的意境組合美

自然詩好寫,自然風景詩亦不好寫。一需有敏銳之心可捕捉山水田園細微變化,意境幽微之細節。二需能用自然凝練富於想像之語言詞句,描繪而出。在王維的山水詩裏,我們看不到那些氣勢磅礴,或者險峻不常見之景。而其山月風水之意象交織組合,反覆出現。正像此詩之寒山,臨風,秋水是也。而《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之空山,明月,清泉,蓮動等意象亦有出現。《鳥鳴澗》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亦是春山映月出,花落驚飛鳥。而其他名句如:“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等,皆是“山”“月”“風”等景像之交織組合,而變幻出層次多樣無窮,富於動靜變化的空靈清淨之意境。這正是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內在源泉,實因詩人之心與自然親近是也。質樸而成氣韻,靈活而見變幻,心靜而後意寧,王維用他獨特的個人魅力和語言造詣,爲我們創造了一個個情境相生,虛實並用,詩畫交融,動靜相襯的自然風光與恬淡閒適之心境。每每讀來,都能讓我們寧靜而有禪悟。

四、“詩中有畫”是王維詩的一大特色,他善於把握對象最鮮明的特徵,展現其最引人入勝的一剎那,從而創造出山水寫意畫的藝術效果。如《萍池》“春池深且廣,會待輕舟回。靡靡綠萍合,垂楊掃復開。”詩人以其澄淨淡泊之心觀照大自然,捕捉到大自然細緻入微的生命律動,再以簡淡洗練的筆墨寫出,從而具有水墨畫的藝術效果。王維詩的畫意還表現在色彩的使用上。如“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白水明田外,碧峯出山後”《新晴野望》具有丹青水墨畫的意境。他還善於運用冷暖色調的反差來描繪大自然的絢麗多姿。如“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燃”。色彩的鮮明對比,使景物愈發顯得明豔鮮活,使人獲得明朗的畫面愉悅。王維也是盛唐傑出的畫家,正是因爲他經常以繪畫的構圖方式組織詩歌的篇章結構,以畫家的審美視角處理詩歌題材,以畫家對色彩的獨特感受渲染詩歌的美學氛圍。所以蘇軾評論王維的詩說:“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五、王維“以詩入畫、以畫入詩”,古往今來第一人!他本身就是當時非常有名一個大畫家,只是被詩名所掩,被現代很多人認爲他只是詩人,忽略了他的畫名。王維的繪畫涉及山水、松石、花卉及寫真等題材,正是他在繪畫上的深厚造詣和名氣,後人較多臨摹他的畫作。目前存世的繪畫作品多爲後代摹本或託其名之作,即便如此,在諸多摹本中,我們仍然能夠感受到王維繪畫作品的核心精神氣質——“詩韻”與“禪趣”,如名作《輞川圖》《雪溪圖》《江干雪霽圖卷》等。王維的詩常描寫“空山”之靜,如《鹿柴》中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鳥鳴澗》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等,皆充滿了空靈之感。但又加入了人、鳥、動物的動,讀來畫面感就會油然而生,和其繪畫的動靜相宜、計白當黑互爲映襯。也是因爲他以畫入詩,以禪入詩、詩富畫意和禪意,現在很多繪畫都是以他的詩來立意,畫上題寫他的詩作,也是很多國畫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