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職場勵志 > 爲什麼我們報不出牛逼的新聞?

爲什麼我們報不出牛逼的新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寫在前面:作爲一個曾經在新聞界打過醬油的老實習生,目前也算在新媒體界鬼混。這個問題太大,沒有人能夠提供真正權威的回答——當然,我也不能,這需要新聞和科學共同體的集體努力和漫長的探索。所有的這些思考,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和一點觀察和思考,但願能夠爲新聞界和科技界的老師們提供一些啓發。

爲什麼我們報不出牛逼的新聞?

  馬航MH370事件已經過去一週多,真相始終撲朔迷離。全球媒體界的聲音非常雜,但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某些外媒所拿到的關鍵線報,把我們從茫茫的南海引向一些更有價值的線索。對那些外媒的報道,我沒有資格評價——但引用微博上@王志安的一條微博,

  “這次馬航事件,中外媒體相比較,的確暴露出國內媒體的短板。國內媒體缺乏全球視野,找不到調查的路徑,過分依賴各國政府的信息發佈,被動地等待,或者在最粗淺的層面上報道。調查路徑來自於知識,如果不知道發動機和衛星有定期信息聯繫,想到這樣的途徑幾乎是沒可能的。”

  這條信息確實言中了一些事實。爲什麼我們報不出牛逼的新聞?爲什麼我們揪不出關鍵的線索?爲什麼我們想不到?

  的確,這很大程度上受限於媒體能夠調動的資源儲備和聯繫網絡。由於一些衆所周知的原因(說多了都是淚,這裏就不展開了),我們的媒體對此缺乏打開局面的能力,也無法與西方媒體在體系和方法論上接軌。在這一點上,不得不說在這個階段我們很大程度上無能爲力。

  但真的僅僅是這個問題嗎?實際上,近年來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上,我們許多媒體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從馬航的事件說開去,在許多突發事件上,媒體的反應不能說不迅速,消息不能說不迅捷。即使禁令當頭,也不乏有膽識的媒體突破重重障礙,帶回第一手寶貴的信息。但這就足夠了嗎?

  就像那條微博裏說的,沒有知識儲備導致無法觸及本質的情況比比皆是。回顧過去幾年帶有科學和科技因素的報道,特別是食品安全、環境保護、醫療健康,真正抓到本質的優秀報道屈指可數。從最聳人聽聞的消息入手,採訪解讀哭天搶地無奈哀嘆的當事人,衝向衙門而吃閉門羹,然後扯一兩個所謂“專家”做一些不痛不癢的剖析(甚至斷章取義),這幾乎成爲了定式。從哪裏才能挖到關鍵線索?雖然不乏優秀媒體層層跟進牽出要害(一些財經和商業類媒體在這一點上的確厲害),很多媒體在第一時間依然像無頭蒼蠅,對於科學相關內容更是兩眼一抹黑。

  究其原因,知識儲備是一方面,而往深了追求,浮躁的社會訴求帶來的解讀慣性,也讓某些媒體難以沉住氣。特別明顯的一點就是任何事情都訴諸“體制”,將任何事情政治化似乎成爲了製造社會新聞的重要規則。

  讀者想要的是什麼?在層層疊疊的科學術語和解釋之前,多數人恐怕會搖搖頭;而但凡扯到“政治黑幕”“政府不作爲”“官商勾結”等等內容,人人都像打了雞血一般,且人人都能湊上來品頭論足。微博興起之後,這一點更是露骨,任何一個沒聽說過的公司的.老總都能加個V從而對社會政治指手畫腳,一羣人跟在後面不明真相地轉發。事件的政治化解讀成本極低,產出量大,甚至已經成爲了不需要動腦的程度。

  除了政治化解讀,還有就是氾濫的“人文關懷”——不是說人文關懷不好,而是有些媒體將其表現得十分膚淺。點蠟燭+祈福成爲了標準動作,彷彿不做就背上了道德包袱一般;情緒化、“刻奇”化的描述多過了客觀分析,掀起了公衆同情就彷彿完成了最大任務。同樣,這也是成本極低的。

  說到底,還是知識的缺乏帶來視角的狹隘和淺薄,從而不得不轉向浮躁的政治化解讀和膚淺的煽情和關懷。不懂科學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不懂科學的人佔據了話語關口,把更加不懂科學的人帶入歧途。

  看到這一點的人其實很多,有的人甚至呼籲將“文傻”清除出記者隊伍。然而這真的是解決方法嗎?國外的媒體工作者,實際上大多也不是科學科技專業出身;遑論媒體素質的培養和寫作能力的鍛鍊,也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寫作和科研,是專業分工的問題。在我看來,我們寫不出牛逼科學/科技報道的原因,並不是因爲我們缺少理工科的記者,而是我們的記者隊伍和科學共同體的脫節。

  這裏的確要扯到體制問題一點——天朝的科學研究,往往被人看做是爲政府服務的,大到航空航天,小到食品安全,掌握科學話語權的往往都是“官方機構”,許多研究機構和大學,都是拿着衙門的錢,層層向上彙報。在許多科研工作者眼中,他們並非爲社會服務的,沒有與媒體打交道的義務。而商業方面,特別是商業公司的研發部門,則十分稀缺——天朝的“中國製造”,除了政府扶持的高精尖,別的是什麼你們都懂的。

  在媒體站在科學門外亂撞的時候,懂科學的人們則關着門或者居於象牙塔。他們一方面不懂媒體,不知道如何將科學知識傳授給媒體、說給大衆聽(CNN今天解釋MH370衛星通訊那種程度的易懂,大概是有點困難);另一方面又懼怕媒體,懼怕媒體的斷章取義、懼怕與媒體雞同鴨講。(可能還有極少部分人鄙視大衆智商,認爲自己搞科學的高洋上……)他們的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與媒體是完全脫節的,話語方式也與公衆差之甚遠。專家在媒體詮釋下成爲了“磚家”,民衆越發不信任,如此種種,形成惡性循環。

  但實際上,願意講話的專家並不少;許多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乃至商業科研人員,也樂意將他們的知識和研究內容與大衆分享。但怎麼分享?大衆買不買賬?媒體給不給渠道?當“技術宅”成爲一個半嘲諷的詞,當“科學”被束之高閣,我們又怎能奢求在MH370消失的時候,我們的媒體能夠層層突進,用技術和科學擊破障礙?

  前面的路還很遠,怕的是我們搞錯了衝鋒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