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書籍 > 五四運動有關書籍

五四運動有關書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37K 次

五四運動的導火索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接下來要給大家提供的是五四運動有關書籍,希望你認真看完,會對你有幫助的!

五四運動有關書籍

五四運動有關書籍

《五四運動史》

《觸摸歷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五四之魂: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

《共鑑“五四”》

《重返五四現場——1919,一個國家的青春記憶》

五四運動經過

5月4日,北京大學等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到天安門前集會演講、遊行示威,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同時要求懲辦親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章宗祥受到學生痛打,曹宅被焚燒,軍警逮捕了三十多名學生。

5月5日,北京各大專學校總罷課。

5月7日,經蔡元培爲首的校長團斡旋,被捕學生釋放返校,學生復課。

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學生再次總罷課,之後開展演講、抵制日貨、發行愛國日刊等活動。

6月3日,北京學生因政府爲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辯護,舉行大規模街頭演講,當日170多名學生被捕。次日,700多名學生被捕。

6月5日,全國各大城市罷課、罷工、罷市,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800餘名被監禁的學生獲釋。

6月10日,北京政府撤銷曹、章、陸職務。

6月23日,徐世昌表示政府已電令陸徵祥從緩簽字。

6月28日,中國全權代表陸徵祥拒絕在凡爾賽對德和約上簽字。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月,美、英、法、意、日等帝國主義在巴黎召開所謂“和平會議”,實質上是一個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其目的是爲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劃分勢力範圍。中國曾經在戰爭期間對德宣戰,也算是戰勝國之一,因而派了代表參加。在中國人民輿論的壓力下,中國代表向和會提出廢棄勢力範圍、撤退外國軍隊和歸還租借地等七項條件。代表到達巴黎後,由於留歐中國學生的要求,又提出取消二十一條和要求收回大戰時被日本乘機奪去的`德國在山東的權利的陳述書。

當時,許多中國人,包括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對“巴黎和會”的本質還認識不清,對於帝國主義、尤其是美英帝國主義抱有幻想。認爲美英等帝國主義的勝利是什麼“公理戰勝強權”,把美國總統威爾遜看作“現在世界上第一個大好人”。他們以爲巴黎和會可以使中國擺脫帝國主義的奴役。這種想法當然是十分天真的。由於美、英、法和日本相互勾結、狼狽爲奸,中國北洋軍閥政府又是奉行對外妥協的賣國政策,帝國主義根本不理睬中國人民的正當要求,反而無理地在和約中規定把德國在山東佔有的各種特權,全部讓給日本,至於日本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二十一條,又藉口不在會議的討論範圍之內而置之不理。

巴黎和會徹底暴露了帝國主義的猙獰面目,也打破了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幻想。先進的知識分子識清了這個真理: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解決自己的命運。

五四運動的影響:

五四運動從形式上是中國學生的愛國運動,但從整個社會背景社會發展來說,它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除了波及中國思想文化,政治發展方向,社會經濟潮流,教育,亦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它對現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社會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響。

五四的根本精神是什麼,有不同看法。一種看法:賽先生科學,德先生民主。1949年後,中共闡述爲:愛國,自救,科學,民主。一說:不屈不撓、憂國憂民、樂於奉獻、敢於鬥爭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五四運動,其主力是學生和青年,他們的愛國精神、爲真理和正義而戰的精神、不畏強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時代的青年和學生學習。

現在日本在萬國和會要求併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他們的外交大勝利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排隊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道:

“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天安門大會宣言

“嗚呼國民!我最親愛最敬佩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於日本人之密約危條,以及朝夕祈禱之山東問題,青島歸還問題,今日已由五國共管,降而爲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議矣。噩耗傳來,天暗無色。夫和議正開,我等所希冀所慶祝者,豈不曰世界中有正義,有人道,有公理,歸還青島,取消中日密約,軍事協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條約,公理也。即正義也。背公理而逞強權,將我之土地,由五國共管,倚我於戰敗國,如德奧之列,非公理,非正義也。今又顯然背棄山東問題,由我與日本直接交涉。夫日本虎狼也,既能以一紙空文,竊掠我二十一條之美利,則我與之交涉,簡言之,是斷送耳,是亡青島耳。夫山東北扼燕晉,南控鄂寧,當京漢津浦兩路之衝,實南北咽喉關鍵。山東亡,是中國亡矣。我同胞處此大地,有此山河,豈能目睹此強暴之欺凌我,壓迫我,奴隸我,牛馬我,而不作萬死一生之呼救乎?法之於亞魯撤勞連兩州也,曰:“不得之,毋寧死。”意之於亞得利亞海峽之小地也,曰:“不得之,毋寧死,”朝鮮之謀獨立也,曰:“不得之,毋寧死。”夫至於國家存亡,土地割裂,問題吃緊之時,而其民猶不能下一大決心,作最後之憤救者,則是二十世紀之賤種。無可語於人類者矣。我同胞有不忍於奴隸牛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則開國民大會,露天演說,通電堅持,爲今日之要著。至有甘心賣國,肆意通姦者,則最後之對付,手槍炸彈是賴矣。危機一發,幸共圖之!”

在1919年10月,總統舉行秋定祭孔,同時組織了四存學會,以“昌明”“周公孔子之學”爲宗旨,1921年更修訂了《褒揚條例實施細則》,進一步強化封建禮教。梁啓超和梁漱溟則高唱中國文化優越論,反對學習西方的文化,反對中國革命派,同時抵制馬克思主義。而在五四運動中,反對中華道德思想文化的人士,推行了新文化運動,更提出“打倒孔家店”、“推倒貞節牌坊”等口號。五四運動進一步促進了反封建思想的發展,與尊重中華文化的復古思潮形成針鋒相對的局面。中國的語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淵源大部分都來自於五四時期的西化理論。

五四運動使蘇俄在中國播下無產階級暴力革命的種子,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國民黨的改組便充分顯示出當時布爾什維克革命是當時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唯一出路,但也有人認爲當時對暴力革命的絕對化,對中國的長遠發展是一種破壞而非建設作用。

五四運動以後,工人罷工和政治鬥爭依然不斷,1920年五一,北京學生聯合會散發《五一歷史》傳單,使馬克思主義,共產黨理論傳入工人階層,爲共產黨誕生創造了羣衆基礎。在中國共產黨黨史上寫下了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