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2017年紀錄片鏡子優秀觀後感

2017年紀錄片鏡子優秀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看完了《鏡子》這部紀錄片,引發的是更長時間的思考,沒有思考的片子,不是好片子。如下是勵志網爲大家整理的2017年紀錄片鏡子優秀觀後感,希望能幫助到你。

2017年紀錄片鏡子優秀觀後感

2017年紀錄片鏡子優秀觀後感【一】

看過這部“大片”人大附中校長一語驚人:有些家長沒有資格當家長

《鏡子》的主創團隊分別於4月1日、5日和11日開啓了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首都師範大學和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的校園放映活動,在此期間,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長等話題引發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熱烈討論。4月1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級停課半天。三百多名學生列隊進入學校大禮堂,同時,還有一百多名學生家長,他們將在這裏觀看一部還沒有公映的紀錄片。在整整九十分鐘的放映過程中,每一幀畫面、每一段對白都牽動着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情緒。

覺醒,一場盛大的成人禮

2017年4月11日下午4點,在鋼琴的伴奏下,河北省石家莊第二中學九百名高三年級的學生和九百名學生家長坐滿了主樓前的噴泉廣場。高三學子將在這裏與父母互換家書,宣讀成人誓詞,這是屬於他們的成人禮。在父母爲孩子們帶上領花和領帶的時候,他們給彼此一個深情的擁抱,這是一個家庭最溫馨的時刻。而就在兩個小時前,中國首部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鏡子》剛在廣場邊的報告廳播映完畢,國內知名實戰派心理諮詢專家張久祥的一句話仍然餘音繞樑。

 

2017年紀錄片鏡子優秀觀後感【二】

最近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鏡子》在央視CCTV-12頻道《天網》欄目上映,該紀錄片分三集講述了各種“問題”孩子被強制帶入訓練營的事情,讓人感受頗多。筆者並非心理專家、也非教育相關職業,所以本文僅僅是帶大家瞭解一下這是一部什麼樣的紀錄片,以下內容爲業餘觀點。

看完前兩集,筆者不禁深思,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家長本身就存在“問題”?這些“問題”難道都是孩子造成的?哪一個“問題”孩子背後,沒有一個“問題”家庭?究竟孩子爲什麼會這樣,家長的責任真的能推卸掉麼?難道這些孩子不想做一個陽光少年?爲什麼我的童年和別人不一樣?本紀錄片都給您帶來詳細解答!

筆者記得片中有這樣的`情節“我告訴你們,最好不要抓着我,你們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讓他跳,你看他敢嗎,他每次說完這句話,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這些“狠話”都是出自幾個花季少年的口中,有的孩子甚至才上小學,爲什麼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也許,紀錄片《鏡子》能給你帶來更多思考。

正如片名《鏡子》一樣,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也是整個家庭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所在,恰恰是反映了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做的不足。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味地強加,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讓他們對家長對學習都產生了較大的牴觸,到最後出現基本無法正常溝通的局面。這個時候只能忍痛把孩子送進某些機構進行“特訓”。面對圖中的場景,家長心裏肯定也是非常難受,他們也知道這一切本可以避免,但……

而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了孩子過早的叛逆心理比同齡的孩子更強。當孩子渴望得到家長關心的時候,你們往往表現的是不耐煩?孩子對於家長的表現是最爲在意的,你們的一些行爲,一些語言都會對成長中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家長總在用自己的思想去揣摩孩子的心理,而不是真誠的去和他去溝通,去弄懂他真正在想什麼。但是這些始終是片面的猜測。

孩子也認爲家長過於意識強加,讓自己在生活中沒有自己的主見。自己買的東西回家就被家長丟掉,自己的想法還沒說完,就被他們否決。

其實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是家長的理解,得到家長的愛,但是家長的錯愛往往造就了這些“問題”孩子。

 

2017年紀錄片鏡子優秀觀後感【三】

看完了《鏡子》這部紀錄片,引發的是更長時間的思考,沒有思考的片子,不是好片子。片子更適合父母觀看看,討論的就是家庭教育問題。一些平時生活裏的非常常見的家教觀念、方法、習慣,在一些孩子身上發生了那麼嚴重的後果,日積月累,最後成了父母和孩子的互相絕望。鏡頭記錄了這一個個就在我們身邊,活生生的家庭樣本。那種鬱悶、迷茫、掙扎、絕望,讓觀看片子的也身爲父母的人,產生內心共鳴,去思考。

把片子作爲我們自己的一面“鏡子”,面對這面“鏡子”,自問“我身爲父母,也有這樣的問題嗎?”

思考1:“最該進培訓營的是我爸媽,不是我!”

思考2:“孩子要去做揹包客,換了你,你說你可能同意嗎?”

思考3:“我們家孩子是留守兒童,出了問題,沒啥說的;可他們家可不是啊,都是天天能陪着孩子的家庭,父母都有文化,居然也出這麼嚴重的問題,這怎麼說?”

思考4:“我小時候家裏窮,我奮鬥打拼,我有今天不容易,我一時一刻不敢懈怠,我希望孩子和我一樣,我錯了嗎?”

思考5:都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連石頭都能被打動,爲什麼不被孩子理解接受?

思考6:孩子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件物品?若是人的話,應該是一個獨立的人還是父母的附庸?

思考7:教育有幾千年的歷史,教育理論和名言,真是多如牛毛;對於教育的研究,幾千年的探討,不可謂不深入;那爲什麼還是爭論不減?教育問題有答案嗎?爲什麼今天還是有問題少年?問題出在哪裏?

思考8:孩子和父母的想法,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對孩子的引導,當和孩子的發生衝突時,怎麼辦?都知道要多傾聽和溝通。那當溝通不成時,又該怎麼辦?

思考9:“他們是未成年人,教育他們是父母的權利和責任,錯了嗎?我給孩子指出正確的路,錯了嗎?我都是教他學好,他偏偏不學好,是我的錯嗎?”